什么味兒?關東味兒!來長春農博會感受東北民俗文化

第二十四屆長春農博會正火熱進行中
各展區人氣持續攀升
在位于農博會主展館6廳的關東(吉林)農耕民俗文化展
因濃厚的關東文化底蘊
成為游客感受傳統農耕文明
尋覓鄉愁記憶的熱門打卡地
關東農耕民俗文化展區占地6500平方米
以“追溯吉農事、再現農耕情”為主題
展示農耕文化歷史
傳承吉林農耕文明
共設置了關東文明史展區
闖關東歷史展區
關東特色民居展區
關東農耕風情展區
關東特色文化展區等板塊
每一板塊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獨特的文化
這里有關于農耕文化的
種種傳說、故事和生活紀實
再現了黑土地文化生活的真實狀態
展現了勞動人民
勤勞、勇敢、樂觀的生活歷程
吉林作為農業大省
沃野千里
自然資源豐厚
孕育了特有的黑土地文化
關東文明史展區內系統展示了
近千年來的農業發展歷程
吉林大地廣袤的地域和豐饒的資源
石器和鐵器時代的產生
對于當時整個農耕的影響
在這里
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傳統的農耕器具
闖關東歷史展區內
208個泥人雕塑
逼真生動地塑造了
“闖關東”“創關東”“立關東”的歷史過程
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拍照
“我特別愛看《闖關東》那部電視劇,通過這個展區讓我聯想到了電視劇里的場景,對于闖關東這段歷史也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庇慰屯跸壬锌卣f。
關東特色民居展區內,張女士正向孩子講述著“窗戶紙糊在外”背后的故事,眼中閃爍著對往昔歲月的懷念,她說:“展區的布置讓我想到了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日子,這次帶孩子來打卡拍照,也讓她感受一下我的童年?!?/p>
而在其不遠處,墻上的12幅圖片展示的是“關東十二大怪”:黃土打墻墻不倒、野獸骨頭欻起來、窗戶紙糊在外、姑娘叼個大煙袋、大缸小缸漬酸菜、養活孩子吊起來、馬拉爬犁跑得快、小伙翻墻狗不咬、冬包豆包講鬼怪、狗皮帽子頭上戴、黃土房子籬笆寨、外出要把糞筐帶。
欻嘎啦哈可是很多東北孩子童年的記憶,曾經是東北地區比較流行的民間游戲,用豬、牛、羊的蹄骨和一個布面內裝糧食或者沙子的口袋來進行游戲,口袋上拋過程中,以手翻動和抓取嘎啦哈的多少,同時接住下落的口袋為勝負標準,骨頭四面都有不同的累計標準,花樣繁多,幾人一起玩,樂趣無窮。
一件件展品
代表了一代人的記憶和情懷
體現著勞動人們的偉大智慧
一張張古老的照片
記錄著舊時光生活場景的再現
皆是時光荏苒的印記
如今
關東農耕民俗館
已不僅是一個展示傳統農耕民俗文化的窗口
更能讓人感受一場穿越時空
品味鄉愁的奇幻之旅
來關東農耕民俗文化展區打卡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什么味兒?關東味兒!來長春農博會感受東北民俗文化
- 第二十四屆長春農博會正火熱進行中 各展區人氣持續攀升 在位于農博會主展館6廳的關東(吉林)農耕民俗文化展 因濃厚的關東文化底蘊 成為游客感受傳統農耕文明 尋覓鄉愁記憶的熱門打卡地 關東農耕民俗文化展區占地6500平方米 以“追溯吉農事、再現農耕情”為主題 展示農耕文化歷史 傳承吉林農耕文明 共設置了關東文明史展區 闖關東歷史展區 關東特色民居展區 關東農耕風情展區 關東特色文化展區等板塊 每一板塊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獨特的文化 這里有關于農耕文化的 種種傳說、故事和生活紀實 再現了黑土地文化生活的真實狀態 展現了勞動人民 勤勞、勇敢、樂觀的生活歷程 吉林作為農業大省 沃野千里 自然資源豐厚 孕育了特有的黑土地文化 關東文明史展區內系統展示了 近千年來的農業發展歷程 吉林大地廣袤的地域和豐饒的資源 石器和鐵器時代的產生 對于當時整個農耕的影響 在這里 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傳統的農耕器具 闖關東歷史展區內 208個泥人雕塑 逼真生動地塑造了 “闖關東”“創關東”“立關東”的歷史過程 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拍照 “我特別愛看《闖關東》那部電視劇,通過這個展區讓我聯想到了電視劇里的場景,對于闖關東這段歷史也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庇慰屯跸壬锌卣f?!?/a>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