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eee0"><table id="2eee0"></table></li>
  • <tt id="2eee0"><rt id="2eee0"></rt></tt>
    <li id="2eee0"><table id="2eee0"></table></li>
    <table id="2eee0"></table>
    <tt id="2eee0"></tt>
    <tt id="2eee0"></tt>
  • 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行進中國 | 智慧工廠 綠動未來

    人民網記者 馬俊華
    2025年06月24日11:08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從黑土地的一粒玉米到遍布全國的產品,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不斷加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全力做足做活“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文章。

    在眾多糧食深加工企業中,有一座高效運轉的現代化“堡壘”,從原料玉米的精確輸送、蒸煮糖化的溫度調控,到發酵過程的動態優化、蒸餾提純的精準分離……機械臂穩定抓取,傳感器密集監控,數據流實時奔騰,高度自動化的流水線幾乎不見人影穿梭,卻源源不斷地輸出著酒精及無水乙醇。

    走進吉林省新天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龍)的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高度集成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皬挠衩自陷斔偷骄凭善樊a出,整個生產過程無需人工干預,僅通過中央控制室的屏幕即可實現精準調控?!毙绿忑堅Z中心副總經理王憲岐說。

    “八塔特級酒精生產線配套自備發電機組,實現熱電聯產,自發自用?!蓖鯌椺榻B,66千伏變電所與50萬噸儲量專用糧庫形成高效協同體系;4800延長米鐵路專用線與200輛鐵路槽車組成的物流網絡,讓原料輸入與產品輸出實現無縫銜接。

    這套高度自動化協同的生產體系,不僅使年加工玉米能力突破百萬噸大關,更創造了30萬噸酒精與27萬噸玉米DDGS飼料的年產能。

    如果說自動化是新天龍的生產力引擎,那么“綠色”則是可持續發展的動能。

    在新天龍的污水處理中心,每天都上演著“變廢為寶”的實踐?!拔覀兊奈鬯幚硐到y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可實現‘深度處理—中水回用’的閉環,年實現中水回用超200萬噸,污水排放100%達標,年削減COD近萬噸?!蓖鯌椺f,利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發電,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4萬噸。

    “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體現在“一升一降”間。在生產環節,熱電聯產系統將能源利用率提升;在物流環節,鐵路專用線運輸較公路運輸碳排放減少;在副產品利用環節,玉米DDGS飼料形成“吃干榨凈”的資源利用閉環。

    不僅如此,新天龍將“綠色實踐”延伸至農業源頭的千萬農戶家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企業年帶動玉米種植面積130多萬畝,聯結農戶近8萬戶,助農增收4000多萬元。自動化、綠色化支撐下的高效產能,成為驅動區域農業產業化升級、保障農民穩定增收、服務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科技驅動,綠意盎然。高度自動化的智慧內核和全鏈條綠色發展的堅定實踐,為糧食加工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轉型樣本,為糧食精深加工產業的未來注入澎湃不息的綠色動能。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編:李思玥、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