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eee0"><table id="2eee0"></table></li>
  • <tt id="2eee0"><rt id="2eee0"></rt></tt>
    <li id="2eee0"><table id="2eee0"></table></li>
    <table id="2eee0"></table>
    <tt id="2eee0"></tt>
    <tt id="2eee0"></tt>
  • 敢挑戰、勇創新,他們用青春汗水和聰明才智投身汽車制造——

    在一汽追夢的年輕人(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24))

    本報記者  祝大偉

    2020年11月29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劉會神(左)與同事研究解放汽車設計工作。
      資料圖片
      圖②:馮斌正在車間研磨模具。
      陳 亮攝
      圖③:王斯博在實驗室執行電檢。
      孫德強攝

      一汽集團新總部大樓。
      新華社記者 張 楠攝

      今年前三季度,一汽集團紅旗品牌逆市上揚,累計銷量突破13萬輛,同比增長104%。

      一汽集團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一汽的制造廠駛出,結束了新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隨后,新中國第一輛小轎車、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也在一汽成功研制。

      60多年來,一汽集團鑄就了“紅旗”“解放”等知名自主品牌。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緊握汽車制造的接力棒,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努力書寫最美的青春華章。

      直面挑戰:

      “邁過一個坎兒,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19歲進廠,都干20年啦,不年輕嘍!背醮我娒,馮斌調侃道。

      從技校畢業進入廠里的“清掃班”,到成為高級工人技師、全國技術能手,一汽集團解放公司卡車廠沖壓車間模具鉗工馮斌,早已習慣了工作中的種種挑戰。

      “我爺爺當年是廠里最高級別的鉗工,做紅旗轎車的!”馮斌驕傲地說,他從小就想像爺爺一樣。

      用了7年時間,馮斌完成了機械制造、模具技術、自動化控制等專業的學習,拿到了本科學歷,在廠里脫穎而出,成了一名模修工人。

      2003年,解放公司建設第一條自動化生產線時,廠里沒人了解自動線模具的生產結構、自動化機器人的程序編排等技術。那時,馮斌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這些進口模具設備在自己手中用起來。

      馮斌不分晝夜跟班學習,不懂的外文就用實物符號標在筆記本中?恐疤鞎彼频墓P記,他用半年時間掌握了近百套模具的結構特點以及自動化設置。

      “一個轉角模具損壞,就得花10萬元進口啊!瘪T斌說,當時沒有人會修理,他們就反復試驗,最終找到了維修辦法?恐鷮嵉募夹g,馮斌解決了轉角模具的維修難題,僅這一項就為企業節省了上百萬元的費用,而且保證了新車型的順利投產。

      2018年,解放推出了J7高端重型卡車。這是一汽解放商用車開發院80后高級主任工程師劉會神帶領項目團隊7年辛苦付出的結果。

      “就是喜歡搞技術!眲裉寡,大學畢業來到長春,完全是因為這里的汽車工業吸引了他。

      來到解放公司,劉會神每天加班加點跟著師傅學!安畈欢5年就成了部門主力——‘主要苦力’!眲翊蛉さ卣f。如今,作為部門的技術負責人之一,他的團隊有180多人,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一半以上。

      “別看隊伍年輕,可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惫ぷ15年來,劉會神對遇到的艱難考驗記憶猶新。

      國家剛開始實行卡車計重收費政策時,市場急需輕量化卡車。于是,劉會神和同事著手卡車的輕量化改造設計,把原來卡車的兩個驅動軸設計成一個。

      “市場就在那里,晚一步就搶不著了!眲窈屯卵杆賳釉O計方案,經常加班到半夜、通宵!胺桨赋鰜砗,要反復論證,每天都在修改!弊罱K,方案如期完成。輕量化的卡車一上市就賣到脫銷,一年能賣出兩三萬臺。劉會神依然記得當年客戶來生產線上“搶車”的場景。

      一汽的很多年輕人都像馮斌和劉會神一樣,勇于接受挑戰,喜歡忙碌,害怕閑下來!斑~過一個坎兒,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和獲得感!眲裾f。

      勇于創新:

      “有了加速跑的底氣和動力”

      眼下,作為紅旗家族的重量級選手,紅旗“E—HS9”純電動汽車即將上市!拔覀円陔妱榆囶I域打造一流的紅旗!币黄履茉撮_發院電驅開發主任王斯博慶幸自己趕上了企業快速發展的好時候。

      王斯博今年33歲,他的團隊從零起步,完成了首款245千瓦級別乘用車永磁電驅平臺,宣告一汽掌握豪華電動車高性能電驅系統設計能力。

      在大功率的電機研制過程中,僅變頻器就做了5個系列!安捎秒p智能功率單元并聯技術的變頻器在國產車上是第一次用,這也是一項關鍵技術!蓖跛共┱f。

      王斯博帶領團隊從工業級變頻器入手,拆下風力發電機等工業設備上的變頻器研究,學習基本原理!爸辽俨疬^五六種工業級變頻器,大的有洗衣機那么大!蓖跛共┱f,團隊用了26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技術突破、工程設計等多項任務。

      “變頻器要能經受零下40到零上100多攝氏度的考驗,還要更結實可靠,成本更低!蓖跛共└袊@,實現這些目標都來源于創新。他和團隊的近30人整體加班時間是1000小時,為解決一個問題,大家經常一起討論到夜里兩三點鐘!皬臒o到有,創新讓我們在汽車行業里,有了更多加速跑的底氣和動力!币宦纷邅,王斯博的體會最深。

      電機系統離不開電池系統的能量輸出。2016年大學一畢業,盧軍就從事紅旗品牌汽車的動力電池系統研發,如今他已成長為一名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領域的技術骨干。

      “我們的主要工作是設計動力電池系統,包括電池總布置設計、結構設計、熱管理系統設計、安全設計等!边h離家鄉、扎根吉林,盧軍對“紅旗”這個老品牌情有獨鐘。

      電池是電動車的關鍵技術。鋰離子電池對溫度非常敏感,適宜的工作溫度為25—35攝氏度。在一些項目中,上百個電池單體的溫差必須控制在5攝氏度以內。

      盧軍迎難而上,對各種尖端工藝進行研究,經過300多次的迭代仿真分析,采用先進的口琴管釬焊工藝,完成了最新的熱管理系統方案設計。

      “我們將電池單體的溫差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熱管理系統實現輕量化、低成本設計,總重量占電池總成重量的1%以內,成本占電池總成本的1%以內!北R軍自豪地說。

      盧軍在擔任紅旗一款燃料電池示范車項目動力電池系統項目經理時,曾經在研發初期,遇到整車邊界異形、空間無法布置下的難題!叭绻@個問題不解決,就需要修改車身結構,造成的周期延誤、成本變化將不可估計!本薮蟮膲毫ψ尡R軍倍感煎熬,他一遍又一遍地排查整車邊界,和1毫米的邊界空余也要“斤斤計較”一番。

      最終,盧軍主導攻克了難題,電池模塊布置采用首創的翼型集成化布置方案,充分利用整車邊界,汽車空間利用率創下新高,完美解決了整車分配空間不足的問題。

      如今,在各項產品和科研項目中,盧軍完成工程制圖300多張,發布集團級流程1項,授權專利10項,參與制定標準4項,制定5級專業流程2項!凹t旗”品牌的快速發展,讓盧軍更有了奮斗的動力。

      追求完美:

      “打磨模具,也是在打磨自己”

      模具間隙大了,制件就會產生毛刺;間隙小了,模具就容易損壞,這個間隙往往就在百分之幾毫米的范圍之內。馮斌總要反復調試,找到完美的間隙。

      “打磨模具,也是在打磨自己!睆哪>叩恼{試到維修,馮斌磨練出了好耐性,也練出了好技術。

      模具的磨損90%以上都是手工維修,一個損壞點需要不斷重復相同的工序,雖然過程十分繁瑣,但馮斌總會把修補的位置還原如初。

      “我們所有的付出就是想讓產品完美!蓖跛共┱f,其實完美就在細節,小細節關乎汽車的大質量。

      王斯博曾面對過“幽靈”一般的故障:“故障跟動力有關,突然閃現,卻在實驗室遲遲無法復現!

      在實驗室里,王斯博和同事檢查電機相關的所有接口、逐一檢查電機內一團亂麻似的兩三百條電路信號,一絲瑣碎細微的東西都不放過。足足一個月,實地測試中故障閃現過兩三次,實驗室測試平臺上依然無法復現故障。這一個月,王斯博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其余的時間都花在摸排故障上。

      一天晚上8點多,試驗車在臺架上持續檢測,大家覺得“又是沒有結果的一天”,都準備回家時,突然發現信號有波動。王斯博敏銳地感覺“幽靈”故障要出現,趕緊給搞信號分析的同事打電話對接情況,得到反饋認為故障復現有80%的可能。

      “一點進度和希望都看不到,那才是憋死人的難!”王斯博和團隊忙活到凌晨3點多,基本鎖定了故障點是一個軟件的問題。

      “故障點找不到,一個多月來的壓力,大伙通過‘盡情加班’來釋放!蓖跛共┱f,創新就是要背負技術磨合的辛苦。最終,王斯博和同事順利解決了故障,保障了新車的研發進度。

      冬天,零下30攝氏度的戶外,劉會神和同事為了測量卡車的數據,爬上車、鉆車底,一忙活就是三四個小時,“只為查看具體數據,研究到底如何設計是最合理最舒服的!

      新車上市,面對用戶反饋的問題,劉會神總要到現場給用戶解決問題!耙粋團隊的人有做設計的、負責質保的、搞生產的,一條龍直接扎到用戶那去!眲翊蛉さ卣f,他們像是帶著一整個“醫院”去給客戶的卡車“瞧病”。

      曾經有浙江的客戶反映解放卡車某個點有振動問題。正趕上國慶假期,劉會神和團隊放棄休假,反復路試、復現故障、進行排查。面對巨大的解放卡車,一行人拿百分尺測輪胎的數值、測車軸距,精確到毫米,只為尋找細微的小問題。劉會神和同事到廠家把放假的工人召集回來,開動機器,現場壓制不同的橡膠配件,反復在車上試驗,驗證不同方案的效果,最終解決了問題。

      在劉會神看來,他們經受了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辛苦,也沉醉于攻克難關的成就感:“我們堅持用戶第一理念,追求完美,就是讓用戶滿意!

      今年是解放汽車研發70周年。70年的研發經驗與積淀,讓解放汽車在22個重點技術方向上,掌握了百余項核心技術。作為年輕的汽車人,劉會神深深懂得解放汽車的成長歷史,正是因為堅持自主發展、自主創新,解放汽車才成了中國汽車工業和民族汽車品牌的一面旗幟。一汽的年輕人們在追逐的青春夢想,便是要加速實現國產汽車技術的自立自強。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9日 05 版)

    (責編:李思玥、謝龍)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