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治理”到“智理”從“解結”到“暖心”——梨樹縣綜治中心創新書寫基層治理新篇章

梨樹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水平,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實現群眾辦事說事“只進一扇門”,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今年以來,全縣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7.3%,矛盾糾紛化解率達到96.7%,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柔性化解 彰顯基層治理溫度新范式
梨樹縣綜治中心毗鄰韓洲公園,基于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打造極具地方特色和調解元素的綜治廣場、綜治長廊,深度融合中華傳統調解智慧與現代法治理念,通過歷史典故、經典箴言等文化符號,浸潤引導群眾知法、明理、修和,實現“觀古鑒今、以文化人”的深層治理效能。在日常工作中創造性地探索出“走讀式調解”工作法,專業調解員帶著矛盾糾紛當事人到公園里邊遛彎邊調解,既緩和了雙方的急躁心情也減輕了壓力和焦慮,極大提高了調解成功率。通過這一工作方法,已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07件,真正為群眾解好“事結”、化好“心結”。
高位靠前 打造矛盾化解攻堅新標桿
在梨樹縣綜治中心,每天都有一名縣級領導親臨一線,直面群眾,接待來訪,通過“定點接訪+重點約訪+專題接訪” 相結合的方式,主動聚焦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形成“領導牽頭、部門聯動、鄉鎮協同、閉環管理”的矛盾化解格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問題,接訪領導主動下沉調研、牽頭制定解決方案,推動從“個案化解”向“類案治理”轉變。截至目前,全縣縣級領導累計在綜治中心接訪175次,覆蓋征地拆遷、民生保障、涉法涉訴等多個重點領域,推動解決跨部門、跨層級復雜問題130件,發揮了破解信訪難題的“頭雁作用”。
智治賦能 激活基層治理效能新引擎
梨樹縣綜治中心依托DeepSeek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全縣近7萬條法律案例庫、調解案例庫、信訪案例庫等大數據資源,以“算力”賦能“腦力”,對政策法規、辦事指南、業務流程、高頻問題等進行深度融合,搭建智能化矛盾糾紛調解助手,為來訪群眾提供智能咨詢服務。在面對復雜的矛盾糾紛時,DeepSeek大模型能夠快速梳理問題脈絡,精準定位矛盾焦點,敏銳識別情緒激化風險點以及法律爭議的關鍵環節。綜治中心調解員以此為參考依據,結合現場溝通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調解方案,實現法、理、情的深度融合。目前智能化矛盾糾紛調解助手已為來訪群眾提供精準服務80余次。
法治普惠 搭建城鄉法律服務新高地
梨樹縣綜治中心成立基層服務站,聘請專業法學專家入駐綜治中心,為來訪群眾提供專業、高效、免費的法律咨詢、指導服務,切實增強了群眾在解決法律問題時的獲得感與信任感。中心設立“律兜”互聯網無人律所,依托平臺全國50000名律師資源,為群眾提供在線一對一視頻法律咨詢服務,全縣24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已全部配齊便攜式“律兜”鄉村法務助手,直接把公益法律服務送到家門口,有效緩解群眾尋求法律服務費用高、跑路遠、耗時長等痛點。通過“線上+線下”雙軌發力,讓專業法律服務觸手可及,既有效降低了群眾尋求法律幫助的門檻,也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法律問題,截至目前已為來訪群眾提供免費法律服務1200余人次。
心治聯動 織密基層心理服務新網絡
梨樹縣綜治中心聚焦群眾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創新運用信息化手段搭建遠程心理服務平臺,有效破解基層“心理疏導”“心理咨詢”專業力量短缺、服務覆蓋不足的難點、痛點問題,實現縣、鄉(街道)兩級綜治中心心理咨詢資源的高效聯通。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無需復雜操作,通過“一鍵撥號”功能即可快速向縣綜治中心發起心理咨詢支援請求??h綜治中心依托輪駐機制,每日安排持有國家認證資質的專業心理咨詢師在崗值守,確保在接到基層請求后第一時間響應,雙方通過高清視頻連線,直接為基層群眾提供情緒疏導、心理困擾解答、危機干預指導等服務,真正將專業心理服務延伸至“神經末梢”,目前已累計為來訪群眾提供心理咨詢、心理疏導服務160次。
下一步,梨樹縣將持續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持續在“優化協同流程”“完善運行機制”“拓展服務范圍”“深化智慧應用”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綜治中心的實戰效能,真正確保人民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防范在源頭、化解在基層、處置在萌芽狀態,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