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拼圖協同法”,構建司法行政戒毒系統社會化延伸工作新模式

司法行政戒毒系統社會化延伸工作,是戒毒工作從封閉監管向社會開放融合、強化戒毒民警業務能力、鞏固支持社會基層治理的關鍵轉型舉措。在多元主體交織、復雜社會環境影響下,“拼圖協同法”顯得格外重要,恰似以各縣區司法局為穩固“基座”、基層司法所為“精鋼骨架”、司法所工作人員為“榫卯”、延伸民警為“工程師”、管理對象為“核心拼塊”,拼接出完整且具活力的司法行政戒毒系統社會化延伸網絡,助力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社區矯正對象在解除監管后,真正融入社會、遠離再次違法犯罪。
承載縣區大中樞,夯實“拼圖主基座”
各縣區司法局作為司法行政戒毒系統社會化延伸工作“中樞系統”,承載著整合資源、統籌協調的關鍵使命。一方面需要積極與檢察院、法院、公安、教育、衛生、民政、人社等部門建立常態化的溝通協作機制,打破部門壁壘,充分挖掘和整合社會公益組織、志愿者服務隊伍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另一方面作為基層司法所的直接組織與監管者,肩負著確保各項教育、監管工作,有序、有效、有質開展的重要使命。
立足基層主陣地,構建“拼圖精鋼骨架”
各基層司法所作為對特殊人群監管的主陣地,一方面需要向當地政府匯報日常開展工作動態,反饋民情民意,協助政府依法行政,審查規范性文件、合同,遇重大項目、決策時,提供專業法律建議,助力基層治理法治化;另一方面肩負對特殊人群的監管、教育、幫扶及日常普法等工作。
踐行執法主力軍,壓實“拼圖卯榫”
一方面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在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社區矯正對象評估、接收、教育、管理、解戒、解矯等工作上要下真功夫,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另一方面作為直接管理者,要根據管理對象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專屬方案,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切合實際隨時調整方案內容,以更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打造延伸新效能,做好“拼圖工程師”
一方面延伸民警以延伸“工程師”的角色,將戒毒場所執法專業性引入基層,采取“訂單式”“點餐式”、巡回式等形式,解決基層工作實際困難;規范社區戒毒協議簽訂、違規懲處流程等;在處理特殊人群異地管控、變更措施等復雜情境時,依法依規操作,為基層執法公正、透明“錨定方向”,避免執法“模糊地帶”。另一方面戒毒經驗“智慧庫”憑借場所長期戒毒矯治經驗,為基層工作人員提供精準方案指導。在人員管理上組建涵蓋教師、心理咨詢師、康復訓練師、執業醫師、公共營養師、公職律師的“六師”隊伍,以此來加固社會化延伸工作科學性、有效性、專業性、針對性,提升整體工作“抗壓強度”。
實現延伸真質效,固牢“核心拼塊”
一方面激發主動參與“內驅力”,組織管理對象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從“被管理”向“主動作為”轉變。倡導現身說法,分享個人違法犯罪經歷、戒毒、矯正心路,制作宣傳短視頻,在創作與宣講中強化自身守法意識、提升社會價值感,激活自我革新“內芯”,深度嵌入戒毒民警社會化“拼圖”。另一方面結合市場需求與個人特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積極開展汽修、烹飪、電工、電商等多領域技能培訓。使特殊人群在掌握“一技之長”后,自主創業或入職企業,以新面貌、新身份、新技能等“三新人”融入“社會拼圖”,憑穩定收入、充實生活筑牢抵御違法犯罪“防火墻”,實現社會角色重塑,最終達到“拼圖”歸位整體目標,讓司法行政戒毒社會化延伸工作閉環完整、長效穩固,護航特殊人群新生,凈化社會安全穩定生態。
“拼圖協同法”在司法行政戒毒系統社會化延伸工作中,聚各縣區之力、凝基層人員之勤、展延伸民警之專、喚管理對象之變,各主體各安其位、協同互補,拼就戒毒(康復)人員、矯正對象從“特殊人群”到“社會新人”轉化圖景,持續雕琢完善這一“拼圖”,將成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深度融入社會,達到長效穩固成效的強有力保障。
來源:遼源市強制隔離戒毒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