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eee0"><table id="2eee0"></table></li>
  • <tt id="2eee0"><rt id="2eee0"></rt></tt>
    <li id="2eee0"><table id="2eee0"></table></li>
    <table id="2eee0"></table>
    <tt id="2eee0"></tt>
    <tt id="2eee0"></tt>
  • 人民網
    人民網

    長春振興突破這一年

    吉林長春:補齊縣域經濟短板,助力全面振興新突破

    2024年01月23日08:37 |
    小字號

    導言:近日,長春市委網信辦攜手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吉林日報推出“長春振興突破這一年”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全方位展現全市上下瞄準重點領域、抓住關鍵環節,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全力推動長春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的生動實踐!

    縣域經濟是城鄉人口、資本、信息等要素集聚的空間樞紐,是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為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補齊縣域經濟短板,長春市樹立“一盤棋”的城鄉發展理念,按照“一中心+六點發力”的城市發展思路,因地制宜處理好縣城與區域的關系,推動區域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引導縣域經濟發展主動融入區域發展格局。

    一小時經濟圈環線高速,助推城鄉協同發展

    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是補齊縣域經濟短板的重要一環。

    今年1月,長春經濟圈環線高速公路九臺至雙陽段正式通車運行,正式結束了雙陽區不通高速的歷史,至此,兩地車程縮短至1小時。

    長春經濟圈環線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12條都市圈環線之一。這條被稱為“長春1小時經濟圈大環線”的項目是在既有的長春繞城高速外圍,新建一條連接農安、德惠、九臺、永吉、雙陽、伊通、公主嶺的高速公路。

    全長347公里的經濟圈環線高速,將使長春周邊所有縣(市)區用高速公路串聯在一起,項目建成后,以長春市為中心,周邊的外縣市1小時內都可到達長春,不僅可以強化中心城市集聚擴散能力,還可以極大地促進長春周邊市區的經濟發展。

    據悉,為了補齊縣域經濟短板中的交通短板,長春市力爭在未來三年時間里,將在高速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公交服務提升、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該市計劃完成6個高速公路項目,通車里程由606公里增加到1231公里,促進整個經濟圈互聯互通;在農村公路方面,該市計劃三年內新建農村公路467公里,實施隱患路段整治2241公里,改擴建縣鄉道1158公里;在公交服務提升方面,該市將強力推進“軌道+公交+慢行”的“三網融合”綠色交通模式,使公共交通服務能力大幅提高;在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方面,該市計劃建設20個綜合貨運樞紐項目,努力建設國家糧食戰略物流運輸集散中心、汽車制造供應鏈組織中心,以及面向東北亞的開放門戶樞紐,極大促進了長春都市圈經貿往來通暢。

    “智慧農業”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維護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長春市作為農業大市,必須走好科技強農、科技興農之路。

    在產糧大縣公主嶺市,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長春國家農高區)的建設正火熱進行。種業科創中心、智能化無人農場、深加工食品產業園……現代農業經營場景雛形已現。

    長春國家農高區啟動建設一年以來,公主嶺市依托長春國家農高區這個大平臺,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集聚種業產業鏈,強化黑土地保護,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同時,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糧食產業全鏈條升級,打造現代農業強縣。

    不久前,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一臺臺農機穿梭其間,播種、覆膜、鋪設水肥一體化設施……這個占地上萬畝的制種基地播種了幾十個玉米品種,未來這里每年數千萬斤玉米種子將銷往全國各地。這是公主嶺正積極打造的大型制種基地。

    公主嶺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是排名全國前列的產糧大縣。去年5月,長春國家農高區這個國家級的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正式落戶公主嶺并啟動建設。這里正在建設農業高新技術創新創業、智能農業裝備制造、玉米精深加工等板塊,要建成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農業現代化發展先行區和綠色循環農業科技新城。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一年來,長春國家農高區引進了先正達、隆平高科等一批知名種業研發企業,同時與中科院、中國農科院、吉林農業大學等15家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

    目前,公主嶺市種業自主繁育的玉米品種600余個、水稻品種300余個、大豆品種60余個,全市年生產經營種子1.4億斤以上,約占全省用種量的四成,銷路覆蓋整個東北地區。

    聚焦強鏈、補鏈,打造玉米全產業鏈發展集聚區,這是長春國家農高區的重要發展目標之一。未來,公主嶺市將繼續以農高區建設為引領,以“智慧農業”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吉林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

    大項目、大招商、大產業補齊縣域經濟短板

    強市之基在于強縣,發展縣域經濟是加快推動長春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根本途徑。

    為壯大縣域經濟、補齊縣域短板,長春市各級各部門找差距、定目標、尋對策,多措并舉增強區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推動區縣域產業轉型升級,扎實做好各項重點工作的落實,努力補齊區縣域經濟發展短板。

    重要樞紐、機場之鄰、產城融合……在長春市九臺區,“項目為王”已是各種文件中的高頻詞。今年以來,九臺區引進“五個一批”項目404個;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92個,開復工率102%;前三季度GDP完成188.2億元,同比增長7.2%,連續三個季度增速居長春外縣市區首位……

    大項目紛至沓來,與九臺區務實的招商舉措密不可分。今年以來,九臺區大力開展定向性、跟進式、精準化、專業化招商,著力推動招商引資在總量、體量、質量上取得新突破。

    圍繞延鏈補鏈強鏈,結合全區產業短板弱項,聚焦新能源、數字經濟、教育健養、現代文旅、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等需要延鏈補鏈強鏈的產業進行招商,有針對性地引項目、聚企業、延鏈條。成功簽約了中國鼎集國際汽車文旅小鎮、中譽智能農業裝備生態產業園、力旺湖語城三期、中鹿東北亞梅花鹿中醫藥數字農業科技產業園、九臺區“一河兩岸”智慧鄉村產業融合先導區EPC、中國葛洲壩抽水蓄能綜合能源開發、長春海洋公園文旅小鎮等投資超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

    在高質量發展戰略指引下,九臺區項目建設發展勢能不斷向上,企業核心競爭力迅速增強。在這里,鉚足干勁建設項目,全力加快萬和光電產業園、民心醫院等52個新建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推進沃鴻醫療、百年天翼等40個續建項目投產達效,全區充分發揮項目中心作用,落實重大項目“綠色通道”和“項目秘書”制度,有效解決手續辦理等難題。

    “你們有什么困難?”“放心,讓我們來想辦法”……這是九臺區服務企業的真誠回答。從推行重點項目駐企服務制到助企“拎包入住”;從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到提供暖心服務,九臺區施行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厚植了發展的沃土,培育了楚天華通、長春中譽集團、吉林天朗這樣讓外地挖不走、撬不動的行業龍頭企業。

    機器轟鳴、吊臂起落,工程車輛來回穿梭,施工人員緊張忙碌。一個個重大項目,就像一粒粒種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化作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奏響長春市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責編:關思聰、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