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eee0"><table id="2eee0"></table></li>
  • <tt id="2eee0"><rt id="2eee0"></rt></tt>
    <li id="2eee0"><table id="2eee0"></table></li>
    <table id="2eee0"></table>
    <tt id="2eee0"></tt>
    <tt id="2eee0"></tt>
  • 人民網
    人民網

    矢志不渝跟黨走 踔厲建功新南關

    聲動南關|數字背后的法治中國

    長春市南關區基層理論宣講系列微視頻

    2023年09月25日17:16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大家好,我是長春市南關區基層理論宣講員陶佳彤,我的宣講題目是《數字背后的法治中國》。

    19324,150.98, 42.89。

    這是2022年12月23日在區人大會上,南關法院工作報告中的一組數字。2022年全年南關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9,324件,民商事案件結案標的150.98億,執行到位標的42.89億,這一串數字的背后不僅見證著南關區法治事業的蓬勃發展,更是我國法治中國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用數據說話,以案例說法,向人大代表們匯報了過去五年全國各級法院的工作成果。從審結婚姻家庭案件896.1萬件,努力守“小家”護“大家”,到發出教育令10308份,聯合行政、學校、家庭共同守護祖國的明天;從審結涉住房、就業等民生案件2224.1萬件,讓新業態從業有尊嚴、讓購房者有保障到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29.3萬件,法治的觸角已經延伸至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鄉村振興、維護社會穩定等各方面。真正實現了通過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助力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

    距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法治中國”一詞,已經整整過去了10年。

    這十年,是中國法治建設戰略實現歷史性轉變的十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取得歷史性進展的十年,相信在座的各位可能和我一樣,這十年里,印象最深刻、最關注的就是我國首部民法典的出臺。有人說:“一部法典,涵蓋一生”。

    相信大家應該對小王的經歷并不陌生。在小王還在媽媽肚子的時候,家里的長輩給了他一個大紅包,這時民法典保障他有接受贈與的權利;小王快樂成長到了8歲,他終于能幫媽媽打醬油啦,因為民法典規定8周歲才能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5歲時小王不幸在校園遭受到了校園暴力,此時民法典給予他有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權利;20歲勇敢的小王救助了一位溺水的小孩,但是過程中小孩不慎骨折,根據民法典規定,小王作為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26歲的小王準備要結婚了,在網上購買了婚慶用品,不久后就收到了許多“商家”的推銷電話,根據民法典規定,這些商家侵犯了小王的個人隱私權;42歲的小王因為一些事情執意要與太太離婚,來到婚姻登記機關,工作人員告訴他根據民法典規定離婚有“三十天離婚冷靜期”;歲月蹉跎,73歲時小王變成了老王,他沒有了經濟來源,而孩子們卻都不愿意贍養他,此時他有權要求孩子依民法典履行贍養義務。由此可見,民法典真是書寫了我們的人生百態,是一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不僅僅是民法典,十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釋9件,現行有效法律292件。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首次將法治建設專章論述,專門部署,全文法治一詞共出現了23次。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彰顯了我們黨不僅是敢于革命、善于建設、勇于改革的政黨,更是信仰法治、堅守法治、建設法治的政黨。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全面準確地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法治中國建設工作中。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法治中國建設定能取得新成效、創造新輝煌。

    (責編:李成偉、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